新时代,纪录电影大有可为******
新时代,纪录电影大有可为
——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侧记
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纪录电影是电影的一个重要门类,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生活、时代印记并不断汲取进步动力的窗口。
日前,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中国电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珠海传媒集团、中国电影家协会纪录电影工作委员会承办的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在广东珠海举行。为期三天的大会不仅是华人影像记忆的集中展示,更为纪录电影创作者、专家学者、发行放映机构负责人和媒体人搭建了共话发展、共享机遇、共创未来的广阔平台。
搭建平台,为华语纪录电影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时代,纪录电影大有可为,人们也越来越习惯通过纪实影像来触摸时代脉搏,感受时代温度。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在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纪录电影工作者用真实光影、真实故事书写下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一批优秀纪录电影作品成为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的重要载体,为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谈到为什么要举办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影协纪录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姜海清指出,举办此次大会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目的在于团结和激励广大纪录电影工作者努力在新征程上谱写纪录电影繁荣发展的时代华章,为华语纪录电影攀登高峰注入新动能,为华语纪录电影人凝聚共识、交流合作拓展新空间,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相知相融创造新机遇。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不仅能够搭建交流平台、集聚纪录资源、推动产业发展,还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机会。中共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全面加强与纪录电影领域的创作者、专家学者和制作发行机构的交流合作,打造更多生动记录时代、抒写人民的纪录片精品,讲好珠海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尊重规律,努力创作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人人都是记录者的时代,如何创作出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纪录电影呢?在“融媒体时代纪录电影发展的新路径”主题论坛上,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刘建中指出,纪录电影首先要尊重规律,纪录电影在坚守职责使命的同时,要适应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充分了解院线观众的消费心理,在视觉效果、画面动感等技术条件方面向故事片甚至科幻大片靠拢,追求更好的可看性和观赏性。要把握不同媒介形式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在尊重的基础上探索,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其次,纪录电影创作者一定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所有的艺术都源于生活,创作者要熟悉影片所表现的对象,进行扎实的调查研究,展现丰富却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才能创作出观众真正喜爱的影片。
与会嘉宾认为,经历疫情冲击的中国电影市场,同时面对产业缓慢复苏和互联网新媒体冲击的双重压力。纪录电影资金投入量相对较小,契合受众现实关切,因而在面临影视行业重整与规范带来的契机时,可以积极主动寻找纪录电影与时代、与整个影视行业、与观众多元文化需求的契合点,探索差异化竞争策略,紧跟时代也紧跟市场。
例如中央新影集团导演徐洁勤就提出,纪录电影应该进行再定位,在选题、内容取舍、表达方式、拍摄手法、剪辑思路和宣推方案等方面进行全流程革新。她建议纪录电影应充分发挥与商业电影不同的价值诉求,在“泛娱乐化”环境中坚守对社会现实议题的关注,在信息洪流中作为“国家相册”“时代影集”进行表达革新。
讲好故事,做中华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山再高,高不过登山的人;路再险,挡不住勇敢的心。”12月14日晚,纪录电影《无尽攀登》中的主人公夏伯渝在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荣光大道”红毯仪式上如是说。1975年,夏伯渝挑战珠穆朗玛峰,在距离顶峰200米的地方遭遇暴风雪,不得不下撤。同伴丢了睡袋,不怕冷的夏伯渝号称“火神爷”,把自己的睡袋给了同伴,导致双脚冻伤,被迫截肢。2018年,失去双腿的夏伯渝以69岁高龄成为无腿登顶珠峰第一人。
凭借夏伯渝无腿登顶珠峰的感人故事和片中壮美的景色,《无尽攀登》在此次华语纪录电影征集推荐活动中获自然类推荐作品。全景式真实记录武汉抗疫历程的纪录电影《一起走过》则获特别推荐作品。此外,讲述抗美援朝老兵故事的《1950他们正年轻》获文献类推荐作品;记录叶嘉莹传奇人生的《掬水月在手》获文化类推荐作品;反映怒江大峡谷碧罗雪山深处沙瓦村“一步跨越千年”伟大脱贫攻坚历程的纪录电影《落地生根》获现实类推荐作品;真实还原泰坦尼克上华人幸存者的故事,在告慰那些辗转流徙的早期华人移民的同时,引发人们对人类迁徙和文明对话深层思考的《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获国际传播类推荐作品。
“真实是纪录电影这个片种的特性。在新时期、新的国际形势下,纪录电影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使命。”中国电影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张丕民表示,相信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一定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乃至世界华人的心目中,成为一个非常响亮的品牌。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6日 09版)
澳门广西青年联谊会会长:培养澳门青年家国情怀 助其实现理想抱负******
中新网南宁1月16日电(杨陈 陈沿佑)“我们非常重视对澳门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其身心发展,通过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他们在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广西政协委员、澳门广西青年联谊会会长何凝莹此间表示。
1月11日至17日,广西“两会”在南宁举行。何凝莹在会期接受了中新网记者采访。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栋梁。”自2019年当选澳门广西青年联谊会(以下称广青会)会长以来,何凝莹一直致力于开展有益青年成长的活动与交流合作,助力桂澳青年在社会不同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我希望能为青年做实事,为青年自身培养及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何凝莹介绍,开展青年工作很重要一点,是要加强澳门青年的自身建设。2022年,广青会举办了“中共百年历史与‘一国两制’的关系”交流会,通过重温党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和特区建立以及发展的历史,让澳门青年人了解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胆识、魄力和领导力,以及香港、澳门如何在党领导下走上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增强澳门青年的国家观念,培养其爱国爱党爱桂精神。
“我们希望在加强澳门青年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提升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国家建设和‘一国两制’方针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凝聚每一股青年力量。”何凝莹说。
为培养澳门青年的家国情怀,近年来,广青会多次组织澳门青年前往内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及国家行政学院实地考察学习,让青年人深入了解祖国及党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正确的大局观。
在何凝莹看来,红色文化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因素。广青会组织澳门青年实地考察内地及广西经济发展情况及现代化建设,既可以帮助他们增广见闻,又提供了桂澳两地青年交流的平台,以便澳门青年挖掘共享内地发展机遇。
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行,青年人对自身发展感到忧虑。“如今随着疫情逐渐开放,我们很希望能做些实际的青年工作。”何凝莹介绍,2023年,广青会将连同澳门广西社团联合总会和其他桂籍社团,重新启动“饮水思源”考察团,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为切入点,让广大澳门青年认识该工程,了解祖国和广西对澳门社会的关怀与贡献,加深青年爱国情怀。与此同时,“饮水思源”考察团还将实地考察广西企业,寻找商机。
“澳门的经济在过去相对发展比较单一,特区政府正大力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我们希望发挥广青会的平台作用,带动澳门青年到广西多交流、多学习,发掘合作机会。同时也希望可以引进广西的人才到澳门发展,携手推进桂澳两地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何凝莹说。(完)